IBM股票百年简史 (阅读提示:全文3500字+20幅图)1915年11月11日,更名前的IBM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7美元/股。经过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Virginia Rometty IBM股票百年简史 (阅读提示:全文3500字+20幅图)1915年11月11日,更名前的IBM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7美元/股。经过整... 

IBM股票百年简史 (阅读提示:全文3500字+20幅图)1915年11月11日,更名前的IBM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7美元/股。经过整... 

#IBM股票百年简史 (阅读提示:全文3500字+20幅图)1915年11月11日,更名前的IBM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7美元/股。经过整...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余生正大光明,(https://xueqiu.com/7123882497/181509254)

(阅读提示:全文3500字+20幅图)

1915年11月11日,更名前的IBM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7美元/股。经过整整105年后,1股IBM股票已拆分为11879股,市值约172万美元,投资回报率36600倍(不含现金分红),年均复利10.5%。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IBM的百年简史:

1、 老沃森时代(一战到二战期间,创业时代)

1911年IBM的前身CTR公司成立,产品是制表机。1914年托马斯·沃森加盟CTR公司,成为总经理,并于1914-1956年担任公司CEO。1914年公司收入400万美元,产品财务处理机器。1915年IBM上市,市值350万美元。

1924年,CTR公司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当年收入1200万美元,净利润200万美元。

1928年,大萧条前夕,IBM公司收入达到了1500万美元,净利润第一次突破500万美元,净利润超过30%。

1930年,经济大萧条,IBM公司继续扩招员工,训练更多的销售人员,加强了研发工作,当年收入达到了1900万美元,净利润700万美元,连锁店收款机研发成功。

1941年,IBM公司收入达到了6000万美元,净利润900万美元,并大量生产军工产品(包括M1卡宾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

1944年,IBM协助美国海军,在哈佛大学成功研制出著名的MarkⅠ计算机,公司收入增长到1.4亿美元,净利润达1千万美元。

2、 小沃森时代(二战后到80年代,IBM黄金时期)

点评:小沃森被誉为现代IBM的开拓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资本家之一。

1946年,IBM收入下降到1.16亿美元,净利润1900万美元,小托马斯·沃森(下称小沃森)进入公司董事会。

1949年,小沃森当选董事长,公司收入达到1.83亿美元,净利润增长到3300万美元。小沃森曾是纨绔子弟,但在二战的5年里,他参军驾驶轰炸机飞行长达2500小时,官至空军中校。战争使他学会了勇往直前和运筹帏幄,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团结下属。

1952年,IBM收入增至4.12亿美元,净利润增至3400万美元。小沃森出任公司总裁,开启了IBM的小沃森时代,这也是IBM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当年IBM公司推出其首款计算机产品701型计算机。

1956年,IBM收入增至8.92亿美元,净利润增至8700万美元。老沃森逝世,享年82岁。小沃森出任公司CEO。同年计算机305型RAMAC和650型RAMAC投放市场,同时为美军生产防空警戒地面指挥系统大型计算机、高级轰炸导航系统计算机。

1957年,IBM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净利润也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发布709型计算机,计算机使用FORTRAN语言。

1960年,IBM公司收入达到18.1亿美元,净利润达到2.05亿美元,推出7000系列晶体管计算机,这是当时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计算机。

1964年,IBM公司成立50年,收入达到了32.32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4.31亿美元。小沃森获得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颁发的自由勋章,这是美国总统可以向美国公民颁发的最高荣誉。

1969年,IBM收入增长至71.9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9.34亿美元,IBM公司生产的计算机成功的支持了人类的首次登月行动。

1971年,IBM收入增长到了82.7亿美元,净利润增长到了10.7亿美元。小沃森退休,成为执行委员会主席。

在担任CEO的十几年中,小沃森一直致力于将IBM推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前沿,而且也将公司成功推向了电子行业的权力巅峰,成为商界发展的典范。他带领IBM经历了公司最高速发展的时期,使公司从打字机时代跨入计算机时代,从一个中型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十几个公司之一。小沃森1979-1981年还担任过美国驻前苏联大使,1993年12月31日,小沃森逝世,享年79岁。

小沃森时代,IBM的销售收入增长了60倍,净利润增长了近100倍,充分体现出小沃森卓越的管理水平。

上图是小沃森时代中后期(1962-1972年)IBM股价表现,被誉为“漂亮50”,是美国新兴行业的代表,总市值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徘徊在400亿美元,以40倍、甚至更高的PE交易。

3、 LCO三剑客时代(1971-1985年),收入突破500亿

LCO是1971-1985年期间IBM三位CEO名字: Learson、Cary、Opel首个字母的简称。

1、利尔森(Vincent Learson):1971-1975年出任CEO。Learson 1935年加入IBM公司,1954年成为IBM公司的副总裁,1966年加入董事会。1972年,IBM公司的收入接近100亿美元,净利润增长到12.7亿美元。他卸任后曾担任过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席。

2、弗兰克·凯瑞(Frank T. Cary):1975-1981年出任CEO。Cary 1948年作为销售人员加入IBM,1964年成为数据处理部的主席,1967年被任命为副总裁。1975年,IBM收入144亿美元,净利润增长到19.9亿美元。1981年,IBM收入为290.7亿美元,净利润为36.1亿美元,员工35万名,股东74万人。

3、约翰·奥佩尔(John R. Opel):1981-1985年出任CEO。Opel 1949年作为销售人员加入IBM,1966年晋升为副总裁。Opel在任期间开创了IBM历史新纪元,把IBM的个人计算机PC推向家庭、学校、中小企业。1982-1985年,IBM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56%的份额。1985年,IBM公司收入为500亿美元,净利润创新高为65.5亿美元。

在LCO三剑客的管理下,1971-1985年的15年期间,IBM收入从83亿美元增长到500亿美元,净利润从10.7亿美元增长到65.5亿美元,收入和净利润均增长超过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13%。在1970年代,IBM的净利润不是排名全美第二名就是第三名。

由于70年代初IBM股价高估,以及美国无风险利率逐步走高,在1981年10年期国债利率达到14%的高点,虽然三剑客期间IBM净利润增长6倍,但股价涨幅仅1倍,估值下降了3倍,仅以12倍PE交易。(可参见《未来10年赚无风险利率的钱?》一文)

1979年6月29日,IBM加入道琼斯工业指数。

4、 Akers时代(1985-1993年),IBM历史上唯一亏损时期

约翰·埃克斯(John F. Akers)于1985-1993年担任CEO。Akers 1960年作为销售实习生进入IBM。在任期间,他专著于流水线作业和资源重组,将IBM的打字机、键盘和打印机业务分拆成独立的公司Lexmark,这是IBM去硬件化的开端。

在他的领导下,IBM在研究方面的重大投资造就了四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并在数学、存储技术和通信,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上有巨大的飞越。

但Akers在任CEO期间,是IBM最失败的一段时间,IBM进入了10年衰退、亏损的时期。

因公司巨额亏损,导致股价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跌幅75%,1994年公司股价回到1960年代末(26年前),使得股东们极为不满。

5、 郭士纳时代(1993-2003年),大象跳舞

Louis V. Gerstne于1993-2003年担任CEO,是IBM历史中首位空降CEO。郭士纳在美国运通公司工作11年,担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等职务。当时的IBM受到“反垄断案”的影响,销售萎缩,加上美国经济疲软,IBM一度面临被拆分的危险。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3年亏损总额高达160亿美元,媒体将其描述为“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

郭士纳很快重建IBM产品线,缩减劳动力和重大开销,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稳定了公司,让IBM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郭士纳掌舵的9年间,IBM持续赢利,股价上涨了10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有人评价,郭士纳的两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一、保持了IBM这头巨象的完整;二、让IBM成功地从生产硬件转为提供IT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

6、 彭明盛时代(2003-2012年),收入突破1000亿

彭明盛(Palmisano)于2003-2012年担任CEO。1972年,彭明盛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IBM,他从销售做起,随后在IBM日本、IT服务、PC事业部和大型机部门都有过经验,还为IBM公司打造了全球服务系统。在担任埃克斯CEO(Akers)执行助理时,被称为“最优秀的助理”。

在彭明盛任内,2008年IBM营收首度突破1000亿美元;巴菲特旗下的BRK公司成为了IBM第一大股东;IBM成功甩掉了亏损的电脑硬件业务(卖给了联想),实现了从硬件到服务的华丽转身;进入了利润率更高的软件和服务等领域,并打进了增长迅猛的新兴市场,包括发展中国家和智慧城市等领域;他将IBM的净利润率从8.5%提升到了16%,为股东创造了300%的回报。

7、 弗吉尼亚·罗曼缇时代(2012-2020年),天花板困境

罗曼缇(Virginia Rometty)1981年加盟IBM,担任系统工程师,后出任IBM全球保险和金融服务部门总经理、IBM全球服务美洲部门总经理和业务部门负责人,2010年任IBM负责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2012年出任CEO。

在她的任期内,应该是IBM历史上第二个糟糕的时期。收入从1045亿美元下降到736亿美元,下降30%,净利润从166亿美元下降到56亿美元,下降了66%。同期股票指数增长数倍,IBM股价表现却一塌糊涂,让巴菲特都认亏出局。

8、未来的希望——Krishna时代

2020年4月,阿尔温德·克里西纳(Arvind Krishna),正式就任 IBM CEO。他1985年本科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谷歌CEO皮查伊、哈曼国际CEO迪内什·帕利瓦尔都是毕业于该校。随后他前往美国,1990年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便加入IBM,从工程师开始做起,至今已经工作了30年之久。2015年,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负责云计算、认知软件等业务。

2018年,他推动IBM以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ed Hat,完成IBM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也是开源史上最大的交易。

Krishna时代会带给我们什么呢?曾经蓝色的巨人、会跳舞的大象、美国科技企业的杰出代表,会不会带给我们新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IBM公司官网,及本人综合整理。

思考:如果中国股市100年时,有几家公司能跑赢IBM10.5%、3.66万倍的收益呢?但斌推崇的贵州茅台不知道能不能跑出来?目前已经千亿级的公司,如海天味业、片仔癀、恒瑞医药、爱尔眼科估计还在,但大概率跑不出这个成绩的。

#雪球专刊合集# $海天味业(SH603288)$ $爱尔眼科(SZ300015)$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